機構:德國汽車勞動成本高出全球多數國家 | 玉山證券. E.SUN Securities

為了優化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當您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政策與隱私權政策。隱私權保護政策

即時新聞2025/05/13 17:02:56

機構:德國汽車勞動成本高出全球多數國家

產業脈動

研究顯示:德國汽車的勞動成本高出全球多數國家

根據美國管理顧問公司Oliver Wyman比較全球250家汽車工廠的研究報告,2024年德國每輛汽車的勞動成本高達3,300美元,而中國僅為597美元,約為德國的五分之一,其他如法國(1,569美元)、美國(1,341美元)、南韓(789美元)、日本(769美元)等國的勞動成本亦遠低於德國;摩洛哥(106美元)、羅馬尼亞(273美元)、墨西哥(305美元)等地的勞動成本則最為低廉。

這些數據對德國汽車產業而言可說是嚴重警訊,因為勞動成本占汽車製造總成本的10%至20%,並且比物料(占總成本逾半)等其他成本更容易受到企業、社會夥伴及政策之影響。該研究作者Daniel Hirsch表示,不同國家與製造商之間,生產成本差異極大:在中國,每輛車的製造成本可能僅需200美元,而德國每輛車的成本甚至可高達8,000美元。

此外,德國汽車製造商還面臨高昂的電力、天然氣等能源費用、產量下滑及繁瑣的行政官僚等問題。事實上,Volkswagen、Mercedes-Benz、BMW及Opel等汽車製造商的生產據點已逐漸轉向成本更低的國家。從2014年到2024年,德國本土的汽車年產量已減少逾27%,降至410萬輛。

再加上近來美國加徵汽車關稅等國際貿易衝突,德國的汽車產業正面臨去全球化的過程與壓力,汽車在地生產的趨勢使得德國無法繼續維持過去的競爭優勢。若不改變現狀,未來德國可能會失去其作為全球汽車製造領先大國的地位。Oliver Wyman顧問公司建議,為提高競爭力,德國汽車製造商應進一步節省成本、壓縮工廠空間、減少車款數量並加強製程自動化。德國聯邦政府亦應該重新考慮相關政策,降低勞動與能源成本,否則德國的汽車工業恐將進一步衰退。(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