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表示,全球整體供應不足,國家須動員民間企業合作擴大投資
新加坡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於本(2022)年4月22日在線上參與「中國博鰲亞洲論壇」時指出,全球正進入一個嶄新的經濟時代,面臨整體供應短缺的挑戰,急需政府與民間合作擴大投資加以彌補。未來已開發經濟體及發展中國家須投入大量資金推動能源轉型與再生能源、促進各國的實體及數位連接、建立更具效率及堅韌的農業及水資源管理,以及投資人力資源。
尚達曼資政指出,雖然目前全球的高通貨膨脹,尤其是美國,部分是由於短期的供需失衡因素造成,但根本原因是中期的整體供應不足,全球正為多年來投資不足付出代價。已開發經濟體及發展中國家未來須做出的投資規模,無疑顯著超過各國在過往準備做出的投資,也超過原先打算透過各種全球機制共同做出的投資。
尚達曼資政警告,過去數年的低利率時代即將結束,未來各國央行別無選擇須以抑制通貨膨脹為主要目標,因此須調高利率,使實際利率高於經濟增長率。在此情況下,「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亦即高通貨膨脹、低經濟成長)將成為全球的風險,某些經濟體的狀況可能更接近衰退。
尚達曼資政強調,當實際利率高於經濟成長,各國在思考如何解決整體供應短缺的挑戰時,不能像以往般僅從財政政策或推出更多的政府預算著手,而是在國家及全球層面上建構一個公私合作的新契約,透過公共財政動員私人資金。此涉及將公共財政重新定位,扮演替私人投資解除風險的角色,從而動員更多資金以滿足全球未來龐大的投資需求,尤其是發展中國家。
因此,世界銀行及其他多邊開發銀行須以全球「公共財 (public good)」為核心宗旨,從全球利益出發,而不僅是為個別國家的需要而投資,尤其在因應氣候危機及大流行病方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作為全球因應金融衝擊的機構角色也須提升,不僅須應付個別國家遭遇的挑戰,也包括全球趨勢引發的衝擊。(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