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成本競爭力創十年新低,貿易逆差持續擴大
土耳其企業家協會(TUSIAD)最新發布成本基礎競爭力指數報告顯示,2025年首季該指數跌至86.15,創十年來新低,較2020年高峰120.23大幅下滑,已連續6季走跌。該指數比較土耳其與主要競爭對手國家的國內生產成本,指數下滑反映土耳其出口導向製造業面臨嚴峻挑戰,不僅出口動能受創,進口依賴程度更加深,貿易逆差持續擴大,企業亦加速海外投資布局。
該競爭力指數年減8.9%,主要受進口中間財價格上漲拖累4.8個百分點,薪資上升影響3.2個百分點,融資成本上升造成0.9個百分點下滑。雖然能源價格因國內下跌6.3%略有助益,但整體成本劣勢仍持續擴大。中間財成本雖有下降,但降幅小於競爭對手國家,使土國製造業在國際市場失去競爭優勢。
根據土耳其統計局資料,2025年第一季年化貿易逆差達844.6億美元,創近年新高。儘管5月出口量創歷史新高,但因生產成本居高不下且高度仰賴進口中間財,出口業者競爭力疲弱。統計顯示,中間財占製造業總投入比重高達71.2%,進口價格受全球市場行情與匯率波動影響持續上揚,整體成本優勢喪失。
土國央行資料顯示,2025年第一季土耳其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達75.6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30.8億美元暴增145%;同期外人對土國投資則為130.4億美元。雖然受里拉貶值帶來短期資產評價與獲利誘因推動,外資流入仍維持動能,但本國企業轉向海外設廠與資本配置趨勢明顯,顯示成本環境惡化促使企業策略重組。
專家分析指出,土耳其競爭力衰退主因在於以美元計價的生產成本通膨,而非匯率因素。前央行首席經濟學家Hakan Kara表示,貨幣貶值或可短暫紓解壓力,但若未進行結構改革與控制投入成本,出口商仍將處於劣勢。(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