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政府回應民意,考慮調降家用電價,但恐陷入預算不足窘境
德國聯邦政府(由基民盟CDU及社民黨SPD組成)於日前宣布將執行工業電價政策,並明確表示暫不會調降家庭電價。但由於民意反彈,政府內部正在就是否調降家用電價進行激烈辯論,考慮將電力稅降至歐盟最低標準。
此次政策方向轉變源於政府先前僅針對工業部門提供電價補貼,卻將家庭及小型企業排除在外,引發部分企業、消費者團體及氣候行動組織強烈反彈,抨擊該作法與執政聯盟在組閣時宣布將為所有消費者減輕電價負擔的承諾背道而馳。
根據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報導,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領導的基民盟(CDU)正與財政部長 Lars Klingbeil所屬的社民黨(SPD)商討如何從其他領域節省開支,俾將財政資源投入於家庭電價減免。
然而,德國總理亦已在社群媒體上警示,政府必須持續關注預算水平。根據目前預算規劃,電力稅預計帶來約59億歐元的收入,但若將每度電1.95歐分的降稅優惠適用於所有消費者,政府稅收將大幅減少,進而排擠到其他領域的預算支出,使政府進退兩難。
能源公司E.ON則表示,目前電力稅率仍高於天然氣,勢將阻礙熱泵供暖裝置及電動車的普及。而這兩項技術被視為係減少暖氣與交通運輸過量排放的關鍵,呼籲政府考量降低民眾電費負擔。(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